目录
1. 太原开展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
2. 以“美丽细胞”为抓手,共同奔赴美丽四川
3. 研墨执笔绘青绿 千里长江入画来
4. “以未来新水务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座谈会召开
5. 1.8亿吨!我国首批页岩油探明储量审核通过
6. 中东食品企业十分看好中国市场”
7. 珠江、淮河、钱塘江、闽江等水域进入春季禁渔期
8. “诗词走廊”长 唐风宋韵藏——洪泽湖畔小村三叹
9. “一碗汤 一座城”淮南牛肉汤特别报道
1.太原开展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
日前,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太原植物园开展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旨在进一步增强公众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今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为“加大物种保护投入力度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活动现场共发放野生动植物常识、生物多样性、太原市野生动植物概况、山西省旗舰物种、倡议书、动植物工作月历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近年来,太原市充分发挥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深入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着力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生物多样性家谱不断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家园日渐美丽。目前,全市有陆栖脊椎动物22目71科310种,维管植物138科583属1111种。下一步,太原市将持续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专题研究,完善野生动植物及重要栖息地、鸟类迁飞通道保护监测体系,强化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网络、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网络建设,全面提升野生动植物保护能力和水平。(来源:2025.3.7 中国环境报)
2.以“美丽细胞”为抓手,共同奔赴美丽四川
“到2027年,美丽四川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本建成;到本世纪中叶,美丽四川全面建成。”3月6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厅长雷毅全面解读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美丽四川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新的起点。”雷毅介绍,近年来,四川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加快构建“1+1+21+N”的美丽四川建设政策规划体系,确定15个先行县和7个培育县开展先行先试,打造了一批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交通等示范样板,美丽四川建设起步见效。《实施意见》提出,支持成都都市圈、川南、川东北等地区因地制宜打造各美其美的美丽城市。打造美丽交通线,建设一批美丽河湖、美丽交通、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矿山等美丽细胞示范样板。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以上。“为加快美丽四川建设,构建出了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工作推进机制。”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处长昝学军表示,结合四川实际,初步形成了“1+1+21+N”美丽四川建设政策规划体系。(来源:2025.3.7 中国环境报)
3.研墨执笔绘青绿 千里长江入画来
近日,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通报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南京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连续六年位列全省首位,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持续保持100%,并以良好的水生态环境顺利通过2024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不久前,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进展,全省1.54万个行政村已完成治理管控9422个,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61.2%,较“十三五”末提升了30.1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目标任务。其中,六合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00%,设施正常运行率保持在95%以上。远山如黛,田畴染绿。碧波荡漾、鱼翔浅底。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共育一江清水的殷切期望。站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进新的历史起点上,放眼“两个百年”历史进程,广大生态环保人将锚定奋进坐标,一以贯之抓好“长江大保护”伟大事业,围绕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发展这条主线,加速探索推进“厂网河湖岸一体”治理模式,积极探索治水新模式、新机制、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新政策,坚决打赢“管网攻坚战”,一体推动“两翼融合”发展,为绘就高质量发展“生态新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来源:2025.3.4 人民网)
4.“以未来新水务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座谈会召开
近日,“以未来新水务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围绕未来新水务专家委员会的战略研究成果——《以未来新水务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展开深度研讨。未来新水务专家委员会宣读了文章核心内容:基于对当前问题的深刻认识,水务行业需重点支撑“建设美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支撑现代化进程”三大使命,提出了三大任务方向。并基于战略思考提出开展国家级新海淡战略研究、推动“水-碳协同”、提升生态用水权重、建立全成本核算及动态调整的水价体系等行业建言。各参会嘉宾对文章及议题展开研讨,对相关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专家聚合、面向未来的方向性研讨,是激励越自我利益、提升行业发展效率的有效手段;由于今年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时值未来新水务事业开展两周年,与会嘉宾还围绕“十五五"规划及未来新水务发展进行建言研讨。此次形成的行业建言,是反映行业发展关键问题的战略级思考,也是具有前瞻性与实操性的发展建议。(来源:2025.3.5 新华网)
5.1.8亿吨!我国首批页岩油探明储量审核通过
3月3日,据中国石化新闻办消息,经自然资源部油气储量评审办公室评审认定,中国石化新兴、溱潼油田均为典型的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8027.49万吨,标志着我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两个页岩油田的诞生。这也是按照新颁布的《页岩层系石油储量估算规范》我国首批认定的页岩油探明地质储量,对我国陆相页岩油资源高效勘探开发部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自然资源部油气储量评审专家组组长李敬功表示,这次评审是我国石油勘探开发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首次开创性地应用我国自己制定的页岩层系石油储量估算行业标准及具有中国特色的陆相页岩油系统资料,评审出我国首批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田,为今后页岩油评价技术规范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及下一步页岩油储量评审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新兴、溱潼油田是典型的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田。新兴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溱潼油田位于苏北盆地。评审认定,两个油田页岩油均赋存于古近系断陷湖盆深水湖泊相富有机质页岩中,厚度大、面积广、分布稳定、埋深较大,页岩纹层发育、几乎没有砂岩或碳酸盐岩等夹层,为典型的陆相断陷盆地基质型页岩油。其发育分布特征不同于北美海相沉积盆地,具有年代新、成熟度低、断裂复杂、矿物成分特殊及高温高压等特点,勘探开发难度堪称世界级,且无经验可借鉴。(来源:2025.3.5 新华网)
6.展示农业创新成果 展望智慧农业愿景
3月2日,第六十一届法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在巴黎凡尔赛门展览中心落幕。此次博览会为期9天,1100多家展商参展。本届博览会不仅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农产品,还是多元文化、发展理念和农业技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国馆去年首次亮相该博览会,今年重点展示中国农业的创新成果,吸引了更多行业代表前来参观交流。农业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本届博览会上,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精心布置展区,呈现出一幅生动的草原人家画卷,蓝莓干、沙果干、牛肉干、寒地沙棘、桦树汁软糖等极具特色的农产品激发了观众对草原生活的想象。“欢迎来农庄”是法国最大的农家乐网络,其核心理念是让消费者直接接触法国农民、体验农业生活,并推广当地特色农产品。“法国现代农业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种植模式,而是通过多元化经营提升整体收益。”尼耶尔对记者表示,一些农场主除了种植水果外,还会将农产品加工成果酱、蜜饯或手工艺美食,以满足市场多元需求,不仅延长了农产品的销售周期,也增强了市场适应能力。(来源:2025.3.3 人民网)
7.3月1日起珠江、淮河、钱塘江、闽江等水域进入春季禁渔期
2月28日,农业农村部在广东肇庆、安徽淮南、浙江杭州、福建福州开展相关水域春季禁渔联合执法行动同步部署活动。春季禁渔是让水生生物资源休养生息、推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据了解,春季禁渔期间,各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将完善执法机制,深化与公安、海事、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联动,强化编队执法,加强上下游、左右岸、江河湖库联勤协作;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日常巡查与专项整治、水上明查与陆上暗访、执法专管与巡护群管、严厉惩处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加强跨省交界、案件高发、舆情频发、举报线索集中等水域的巡查,依法查处各类非法捕捞行为;深入渔区渔村开展春季禁渔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禁渔氛围。农业农村部还将加大暗查暗访、挂牌督办等工作力度,督促各地切实落实属地责任,加强春季禁渔期间执法监管,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推动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来源:2025.3.1 新华网)
8.“诗词走廊”长 唐风宋韵藏——洪泽湖畔小村三叹
龟山村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老子山镇是洪泽区的一块飞地,陆地面积只有1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88.4平方公里,是水上古镇和鱼米之乡。龟山村又是老子山镇的飞地,距镇区西南8.5公里,陆地面积仅400多亩,住着百十户人家。这块飞地中的飞地,却有“大块文章”。再赴龟山村,为探究这里为何会成为“诗词走廊”,我特意翻阅了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运河枢纽高家堰历代诗文选编》一书,书中收录了与洪泽湖或高家堰(洪泽湖大堤)相关的诗词585首。龟山位于淮河之尾、洪泽湖大堤的末端,是往来的必经之地。诗词太多,根本来不及细看,只能选择浏览那些题目中含“龟山”字样的诗词,数下来,已有37首之多。这些涉及龟山的诗词虽然没有成为爆款,但依然值得品味。按照翻阅顺序,第一首题中有龟山的诗,是元稹的《修龟山鱼池示众僧》:“劝尔诸僧好护持,不须垂钓引青丝。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大意是劝诫僧人莫怕辛苦,不要受世俗诱惑,好好修行才能得道。(来源:2025.2.28 新华网)
9.“一碗汤 一座城”淮南牛肉汤特别报道
每天天刚放亮,淮南街头巷尾已氤氲着浓郁的牛肉汤香。“老板,来碗汤,多加豆饼和千张!”一声声食客的呼唤,一碗碗热气升腾的鲜汤,再配上刚出炉的芝麻烧饼,淮南人的一天从舌尖开启。“淮南”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划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公元前203年,汉高祖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辖境包括今安徽、江苏、河南等淮河以南区域,“淮南”由此成为正式地名。公元前164年,刘安被册封为淮南王,他在八公山上招贤纳士、著书立说并炼制仙丹。相传,秋冬时节其仆人送餐上山,常因炼丹地点距离王府较远,登山耗时而导致菜肴变凉。为解决这一问题,其厨师杀牛取骨,加入滋补草药和卤料熬骨煮汤,并搭配牛肉等制成牛肉汤,然后在汤上浇盖牛油油花保持温度,送于刘安等食用。淮南王刘安品尝后,对牛肉汤赞不绝口。“一碗汤、一座城”,淮南人创造了这碗汤,这碗汤的鲜、辣、香也温养着淮南人的性格。鲜,代表了淮南人追求新鲜、敢于创新的精神。淮南作为一座能源之城,不仅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更在新时代奋发图强,勇争潮头,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绿色食品等产业。辣,则体现了淮南人性格中的火爆与仗义。淮南人热情好客,乐于助人,面对他人之困,敢于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侠肝义胆”。而香,则是淮南人朴实、大方的真实写照。他们做人做事讲究一个“真”字,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力求真诚待人、真诚做事。(来源:2025.3.7 人民网)